第1289章 和谈破裂-《最后的三国》
消息传到了大和国,引起大和国上下一片震动。
大和大王成平立刻是召见葛城臣、平群臣、苏我臣、大伴连、物部连等诸多大臣议事,商议对策。
大和国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王国,不象邪马台那样存在已久,与中原王朝保持着一贯的朝贡关系,大和国与遥远的中原王朝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普通的民众根本就不知道中原王朝这个概念,而大和国的高层虽然知道中原王朝的存在,但也认为那不过是万里之外的国度,跟他们丝毫没有关系。
但现在人家打到了家门口,大和的国王和大臣们显然是坐不住了,他们被大大地吓了一跳。要知道,中原王朝的军队可不是凭空出现在这儿的,他们首先是在筑紫岛灭掉了邪马台国和狗奴国之后,才登陆的本州岛。
邪马台国和狗奴国在倭国是什么样的国度,大和人是知道的很清楚,邪马台独占筑紫岛北部,光是臣属的藩国就多达三十余国,狗奴国是唯一可以和邪马台进行对抗的王国,它的藩属国也多达二十多个。
就是这么两个强大的王国,竟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全覆灭了,可想而知汉人有多么的强大,已经到了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步。
在他们的眼中,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原王朝是派出了他们最精锐的全部主力,否则又怎么会如此轻易地就灭掉了邪马台和狗奴国,汉军的庞大实力,让他们簌簌发抖。
其实,大和人完全是高抬了自己,汉军进攻倭国,仅仅是只动用了一少部分的兵力而已,充其量也只是动了动一根小姆指头而已,坐井观天的大和人如果知道真相的话,估计下巴都能掉到地上。
“大王,汉人这次强势来袭,邪马台和狗奴国都抵挡不住,以我们现在的国力,恐怕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不如效仿马韩、辰韩、弁韩,称臣纳贡,与之交好,可保国之安宁。”苏我臣首先站出来道。
其后葛连臣、大伴连等大臣也是纷纷表达,支持苏我臣的投降建议。
成平大王脸色陡然大变,做为大和国王,成平大王还是极具野心的,他梦想着有朝一日可以统一倭国,做象中原王朝皇帝那样地跨千里的倭国皇帝,但敌人刚刚攻到城下,这些大臣们就劝他屈膝投降,成平大王显然是很难接受的。
物部连最擅于察言观色,看到成平大王神色不悦,立刻道:“邪马台在卑弥呼女王死后,早已是江河日下,国力衰弱,再加上和狗奴国征战不休,拼得早已是两败俱伤,这次为汉人所破,丝毫不为奇怪。某些人不为大和国考虑,只想着一心结好汉人,卖国求荣,其罪当诛。”
物部连与苏我臣素来不和,明争暗斗,相互倾轧,这回苏我臣首先提议投降,物部连看到成平大王多有不满,便立刻是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欲置苏我臣于死地。
苏我臣顿时是勃然大怒,向成平大王道:“臣一心为国,岂敢有半分私心,倒是某些人怂恿大王出战,此战若败,我大和国岂有立锥之地?看看现在的狗奴国王井上,如丧家之狗一般,就算是逃到了伊予岛,汉人还是穷追不舍,逼得他最后只能是切腹自尽,如果不是当初其无故招惹汉人,又岂会遭此噩运?请大王三思,莫要受某些小人的盅惑,做遗恨万年之事。”
成平大王一听,苏我臣也是言之有理啊,主动地投降和被动的投降完全是两个概念,邪马台和狗奴国拒降出战,被人家灭得连渣都不剩了,三韩主动地投降,现在人家的日子过得不还是挺滋润的吗?
称臣纳贡,那不过是低人一头的事罢了,其实向汉人称臣之后,对大和国王的王位并没有任何的影响,该怎么统治还是怎么统治。
想到这儿,成平大王便委派苏我臣为议和使臣,前往池田,与汉军进行议和。成平大王给出的底线就是以三韩为例,可以接受三韩的那种称臣纳贡方法,就是大和国做汉朝的藩属国。
苏我臣得意洋洋地瞥了物部连一眼,傲然地转身而去。直气得物部连是脸色铁青,但却也是无可奈何。
苏我臣率着一个庞大的使团和带着一些朝贡的物品,来到了池田,求见汉军在倭国的最高统帅严询。
严询此刻正在接见本州岛上的另外几个小国的使者,听到大和国的使者前来,只是淡淡地吩咐道:“本督现在没空,让他们在营门口等着。”
苏我臣等人只能在营门口候着,这一等就等了两三个时辰,被正午灼热的太阳给晒得几乎蔫了,可他们又不敢离去,只能是老老实实地等候下去。
终于,等到日头偏西的时候,他们才获准晋见。
严询对他们奉上来的礼物是不屑一顾,对于苏我臣提出的称臣纳贡之事也是不置可否,严询称,称臣纳贡可以,但仿三韩例不可行,大和国以及周边的几国所有的领土,都将被大汉朝廷统一征用,大和国和其他诸国将会被另行安排到别的地方重新立国。
苏我臣顿时便傻了眼,看来即使他们投降,也是不可能享受到三韩人的待遇的,无奈之下,苏我臣只能是以禀报国主之名向严询告退,准备回去和成平大王商议之后再做定夺。
严询自然不拦他们,大和国不比周边的小国,这些小国再屈辱地条件也必须得答应,因为他们没有和汉军开战的资本,但大和国不同,当是迁国这一项,显然他们是很难同意的。
不过严询不在乎,虽然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策,但如果不把他们打疼了打怕了,这种苛刻的条件是很难让他们接受的。
迁国之令是刘胤提出来的,这是一切倭国投降者必须要接受的一个先决条件,否则一切免谈。如果谈判桌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刘胤丝毫不介意付诸于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