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已经勉强把出身的差距给抹平了。 很显然,如果赵泗治学之后,展现出来不错的才能,未来的前途是一片坦荡的。 那可是陛下亲赐的《显学》《五蠹》! …… 而另一边,王翦派来的奴仆已至蓝田。 王贲听着奴仆叙说依旧面无表情。 “季泗?” “稍待片刻。” 王贲回房寻找片刻,找出一卷竹简。 赵泗和那些找不到籍贯家乡的船员一并落户咸阳,是王贲这边开的验,留得也有备份。 王贲翻出竹简一一对应。 带回蓝田的人并不是很多,故而不消一会王贲已经看完,并无一个名叫季泗的人跟随赵泗来到蓝田。 “既然是昔日帐下士卒所托,我书信一封,尔可送至琅琊。”王贲开口道。 琅琊那边统一为记得清楚籍贯的士卒开出了验传准许归家,不排除有的人记错记混或者故意虚报籍贯的情况,那边都留有备份,查一下又没有季泗这个名字即可。 毕竟是老父亲王翦的嘱托,王贲还是当回事来办的。 “另外我再问询一下赵泗船上可有季泗此人。不过昔日去者近万,赵泗夺船出海仅走八百,归秦之时死伤过半……此人是否归秦,还不好说。”王贲开口道。 “奴晓得,这就归家禀报主人。”说罢离去。 王贲将公文重新放回架子,忽而愣了一下。 “也叫泗……年龄二十一岁出头……” 年龄倒是和赵泗对上了,不过仔细一想又哑然失笑。 当年出海的三千童男童女年龄都大差不差,重名重姓年龄还差不多的都不是孤例…… 年龄差不多,名还相同,这种罕见的情况在当年出海的船上是普遍发生的。 (月票推荐票快捷通道,各家各派马上就要闪亮登场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