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历史的画卷-《画圣》


    第(2/3)页

    例如对于空气湿度的要求,如果高度太高,空气就会过份干燥。高度太低,空气就会太湿润,不利于干燥。而如今这片巨石的高度,刚好符合吴利兹地要求。

    最重要的还是光线,只有日出后两个小时内的阳光,够轻柔,不会伤害到画的质地。

    取出吴利兹向来随身携带的两个柜子,里边装着的就是吴道子千年以下收集的无数珍藏真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名于世的珍品。例如吴道子晚年创作的《秦皇东征图》记录着秦始皇御驾东征,麾下百万雄师,无可匹敌地场景,西楚时代反应群雄争霸后末路的项羽《乌江泪》中,单手持剑。手抱虞姬的悲情一幕,,也有诸如西汉和亲的《昭君出塞图》其中王昭君微愁的丽影令人伤神。东汉明帝大张旗鼓遣使蔡愔西去天竺地《迎佛》,还有一副长达数十米的长卷《三国群雄志》,包括吕布,赵子龙,关羽,张飞等等三国着名大将尽数包括,也有冉魏时期的《杀胡令》图中冉闵脚跨朱龙宝马,左手双刃矛,右手勾戟地英雄形象。

    至于唐代以后吴道子行走世间的作品,更有多达数十副之多。忠实地记录了许多被淹没真相的历史,而像张僧瑶,王维。这些古代大家的作品也不在少数,即便是近代的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作品,也有几幅,具是不传世的珍品。

    吴利兹小心翼翼地铺开画作,以琉璃石压住画卷的边角,以免被山风卷走。整整两个柜子的画卷,一线铺开,居然占据了整个巨石石面。把杀生丸和吴利兹都挤到边角。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吴利兹擦了擦额头上细细的汗珠,抬头东望,只见那片红云似乎是被突然见撕开一般,一抹红日喷薄而出,细细密密的光线顿时泼洒遍了整个东边地土地,眼看着那张牙舞爪的黑夜怯怯地退缩,一直到最西边的留守地,依然还保留着狭隘地黑暗。

    柔和的光线铺张在画卷之上,昏黄地色泽

    上的人物似乎都鲜活了一般,幻化成一幕幕波澜壮阔然让人生出一种孤立的感觉,仿佛是站立于历史空间之上,冷冷地看着世间的分分合合悲欢离愁。

    吴利兹更有感触,那历史,那人,那事,那风景,到最后也都不过是画卷上的一笔或浓或淡的颜色罢了。

    红日渐渐热烈,吴利兹眯着眼睛,感觉这时的阳光温度有些高了,便将这些画卷不厌其烦地再次收敛起来,放入柜子之后,在打算将剩余的画卷卷轴放入另一个柜子之后,吴利兹赫然发现那原本应该空荡荡的柜子里,居然还有一卷卷轴。

    吴利兹纳闷了,他刚才明明清空了柜子,不应该有遗漏,况且这一副画卷,吴利兹是不曾见过的。

    这上百副作品,吴利兹每一幅都已经非常熟悉,只怕闭着眼睛,摸一摸画卷就可以分辨出是哪一副,而当这一副画卷吴利兹拿起来后,那种陌生的手感和不曾感触过的重量,都让他认定,这幅画,自己从来没有见过。

    但是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呢?

    吴利兹来不及思考这个问题,仔细打量着这幅神秘画卷,看那画卷表层的磨损,这幅画卷应该并不是历史悠久的产品,年份不可能超过二十年。画卷用的纸张是非常常见的宣州宣纸,裱糊的手法却是宋代以前画匠常用的手法,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留毛边,还有就是画卷的卷棍是用硬栗木制作而成。

    这样一副看外表非常普通的画卷,却越是给人一种神秘的气息,最引人注意的是,吴利兹发现有一道浓厚的火漆将画卷的接口封了起来,火漆之上,还有用黑线描绘的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外边套着一个淡黄色的圆圈,几个犹如蚯蚓爬过后留下的弯曲符文分布在圆圈曲线只上,再有数十个小圆圈将大圆圈划分成若干等份,粗略看上去竟然像极了和梅达洛大陆魔法师们的魔法印记。

    吴利兹不由得想起了布兰卡最初用来对付自己的火凤仙炎弹卷轴,似乎也是这般模样,但他可不会像布兰卡那样念念有词地启动卷轴,眼前的这个卷轴除了火漆上的魔法印记以外,完完全全是一副常见的中国画画卷,吴利兹可不认为打开这个画卷之后,会引起什么魔法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