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行动起来(下)-《奋战在第三帝国》


    第(2/3)页

    美国与英国在争夺世界货币地位的控制权,那已经不是美国和英国双方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只要是需要外汇的国家基本上就会被牵扯进去。魏玛政府很明显已经选择了站队,是站了到美国那一边,那么也就别怪英国找魏玛政府的不痛快。

    巴伐利亚州政府的选择与柏林政府并不一致,至少并非完全一致。李奇的选择是向双方进行有倾向性的采购,比例上是英国8成和美国2成。采购的东西比较复杂,基本上是有色金属比较多,然后是在粮食上面。

    说起来可能略显矛盾,比如说巴伐利亚都是一个农业大州了,为什么还要向外采购粮食什么的。但是,巴伐利亚在德意志算得上是一个粮食大州,可这个“大”其实存在很多值得商讨的地方。

    德意志第二帝国期间也是拥有自己的粮食生产地,可是长久以来依然每年需要进口200万吨以上的粮食。

    到了魏玛政府当政的前期,德意志失去了进口粮食的渠道,已经造成了实际上的粮食饥荒,不是简单的囤积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不管魏玛政府怎么努力,软的劝服和硬的镇压,根本就无法让德意志安定下来的主要原因和硬伤。

    向美国采购粮食缓解国内饥荒,魏玛政府花的是之前第二帝国时期的美元外汇储备,原本不多的美元储备很快就见底,那就要另外想办法了。

    魏玛政府现在几乎是没有什么来钱的手段,搞得最后只能选择向美国贷款,然后使用贷款在美国采购物资,等于是在英美的货币战争中选择站到了美国那一边。

    “他们的选择有自己的理由,我们有我们的。”沃瑟.丰克指的是巴伐利亚靠向英国。他说:“美国强大,但他们在美洲。”

    可不是嘛!英国是有跌下世界霸主神坛的趋势,美国是在强势崛起,但英国离欧洲大陆很近,美国离欧洲大陆隔着一个大西洋。魏玛政府想要与美国走得近,那是因为英国提出了魏玛政府无法承担的条件,英国对魏玛政府使用的是政治和武力上的压迫。

    美国对魏玛政府使用的却是经济诱惑,他们充分表现出了自己的手腕,相比起英国佬的霸道,尽管与美国合作是相同的结果,但谁又乐意被威胁,哪怕是被剥削,也希望是别人一脸微笑而不是凶恶来进行剥削吧?

    “魏玛政府也存在让美国和英国交恶的考虑。”李奇笑着说:“但若是想用简单的经济取舍让美国和英国交恶,交恶到两不相容的地步,显然是有些不现实。”

    英国很少对某个国家认怂,但英国偏偏不止一次对美国认过怂,好像是那些牛仔们从英国的统治中独立出去之后,英国佬就有些怕了牛仔似得。

    “我们能够选择的不多,只能选择亲善英国。”阿道夫.希特勒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对英国有着难以解释的好感。他说:“事实也证明我们选择亲善英国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至少在诸多的事情上,得到英国的支持可以让我们避免很多麻烦。”

    亲近英国也是李奇制定的策略之一,至少是到1935年之前不会产生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已经倒下了,欧洲大陆上现在显得强大的是别人。只要在欧洲大陆上不是最强的存在,英国佬只会亲近和拉拢,还会进行必要的扶持,要不英国就无法显示出“搅屎棍的独特属性”。

    英国与美国之间,对欧洲大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英国。在欧洲大陆这一场权力的游戏中,美国能够扮演的角色不大,注定只能是从经济层面入手。既然只能选择从经济层面,那么美国佬也无法扮演上帝的角色,他们也绝对不是上帝,一切的帮助必然是需要获得回报,投入多少就会索取足够份量的回报!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英国有意要扶持我们,我们需要来自英国的支持。”李奇有些玩味地笑着说:“魏玛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去亲善美国,我们作为在野势力亲善英国,这样的分工其实挺不错的。”

    有了亲善美国的魏玛政府,有了亲善英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自然也就有亲善苏俄的其它政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