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科技造就实力(六)-《奋战在第三帝国》


    第(2/3)页

    李奇十分清楚一点,莱茵金属在火炮领域上绝对会有成就,甚至可以说要比克虏伯取得的成就更多。

    克虏伯一直以火炮而闻名,但克虏伯真正有领先的其实是在冶炼金属上面,他们的火炮能够卖得几乎全世界都有,绝对是要归功于霍亨索伦的支持。

    能够与毛瑟公司在枪械领域上较量的公司其实是有的,比如沃尔特公司,可是按照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尿性,一些有潜力的公司根本就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待遇,哪怕是有再好的方案都会被各种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绝,然后只能依靠代工生存下去。

    现在德意志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当家了,埃里希冯法金汉是总统,但一开始就注定在内政方面会是吉祥物般的存在,最多就是在军事领域上稍微发光发热,李奇才是国家真正的掌舵手。

    在未来,李奇只会看产品,才不会去顾忌哪个公司是什么背景好吧,这里又胡说八道了,根本不可能不顾忌背景,真正这么做的人只会是孤家寡人。而李奇不能去做孤家寡人,他需要更多的人为他所用。

    很多事情不能是事到临头才临时抱佛脚,李奇认为从1926年就开始为战争做准备是一个最恰当的时机,可不要像德三只用四五年,那样必定会无比的凄惨。

    战争准备有无数种,不止是在资源储备,科技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那么李奇就需要动员起更多的相关人才。

    在目前的状况下,发展高端的东西很困难,首先是受到限制,另外也是相关的研究停滞了六年,那么能够作为起步的是没有受到限制的步枪上面。

    只要是一个穿越者,哪怕是再怎么的模糊,大概也能知道步枪的发展过程,无非就是从单发枪到半自动,再到全自动。

    适合二战的步枪数来数去其实就那么几种,李奇会和几家涉及研究和生产步枪的公司好好谈谈,他认为比较理想的是率先展开对卡宾枪的研究,等待有了足够的技术累积,就该是对冲锋枪展开研究。

    到1939年之前,李奇不会允许部队依然是使用手动拉栓的枪械,虽然这种武器的射程最远,包括精准度也是最高,但不会是人人都需要这种步枪,只研究出专门的手动拉栓型给予需要的狙击手就够了,普通步兵应该需要有新型的武器。而什么武器李奇其实也已经想好了,他认为r4343会是一款十分适合的步枪。

    另外,李奇还认为到1939年的时候,部队需要有一款冲锋枪,其实系列绝对不会是好选择,他盯上的是15突击步枪。

    15突击步枪其实就是衍生于毛瑟系列,期间可以回收部队淘汰下来的毛瑟98,回炉改造一下就可以变成15突击步枪,对资源的节省可以做到最大的程度。

    当然了,李奇并不是枪械专家,他其实连蓝图都不会画。不过他是上位者嘛,亲自设计步枪算怎么回事,只需要动动嘴巴,尽可能靠谱地描述一下,该操心的就是那些枪械设计者了。

    “这个,总理阁下,连射步枪对子弹的消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雷灵顿雷格莱恩来自沃尔特公司,他说:“我们的铜资源一直是一个问题。”

    似乎还真的是这样,纵观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有那些不缺资源的国家会给士兵搞半自动武器,士兵们打起枪来从不珍惜子弹,但是一些资源稀缺的国家无不是只装备单兵的单发步枪。

    只装备单发步枪的国家都有一个相同的说法,认为他们的士兵素质多么优秀,枪法是多么的准,东扯西扯一大堆,解释了那么多,又是各种的美化,无外乎就是为资源不足盖上一层遮羞布。

    “钢镀铜是一个解决方案?”李奇对枪械不是多么了解,却也知道弹壳会因为不同的材料造成很多影响,讲究的就是金属的延伸性之类的东西。他说:“生产工序对我们不是问题,资源才是最大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