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开封府尹-《宋扬天下》
第(2/3)页
自打金明池出事之后,开封府尹会换人是所有人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换成谁没有人说得好。
至少谁都没想到会是籍籍无名的包拯,是的,可以说是籍籍无名,监察御史里行这样的级别在东京汴梁算不上高官,更算不上出名。
包拯突然高升,出任看似级别不那么高,却至关重要的开封府尹,多少有点出乎意料。
这个道理,除了少数熟悉内情之人,大部分是不懂的,差役们甚至还不是很清楚保证到底是何许人也。
这个黑脸的汉子便已经来到开封府,要接任府尹之位。更为惊诧的是号称东京消息最灵通的他们尚且不是很清楚,一个少年却说包公大名如雷贯耳。
这是什么情况?
保证本人似乎也是这么想的,他并不认为自己在东京,在大宋有那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被一个貌似寻常百姓家的少年所知晓。
薛纵略微沉吟道:“端砚足贡,不废民力,不交权贵,包公在端州所为学生有所耳闻,甚为敬佩。”
包拯不禁微微错愕,他之前确实是在端州任知州,当地出品的端砚是一等一的佳品,每年都要上供给朝廷,作为皇室贡品。
但实际上,每年端州开采的端砚不在少数,除了贡品之外,很大一部分都作为赠送给朝廷大员,勋贵们的礼物。
这个过程少不得有以权谋私,巴结显贵的意味,还无形中给端州当地百姓造成了很大了压力。
包拯到任之后,端州每年只需要生产出可以供给朝廷需要的贡品即可,杜绝了给显贵们赠送的风气。
这件事在民间得到了好评,朝廷某些人也是看在眼里的。
庆历三年,包拯从端州调任东京,出任殿中丞。
御史中丞王拱辰十分看中包拯的品行,推荐其出任监察御史里行,也就是大宋御史台的一名普通官员。
在御史台这个需要熬资历或者拼气节的地方没待多久,包拯便被皇帝陛下看中,直接出任开封府尹。
某种程度上真的算是籍籍无名之人突然间一鸣惊人,以至于很多不熟悉,或者消息不那么灵通之人根本不知道包拯的履历经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