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热闹-《农门骄》


    第(2/3)页

    因为秦家人的到来,正秀不好参与其中,自己就在不起眼的地方找了个位置,坐着喝茶,吃着糕点。

    茶是柳儿泡的上好的绿茶,糕点是柳儿蒸的梅花糕。

    秦书言也是读书人,可惜到了这个年纪还只考了个童生,目前在家族里面办了家学,教族里的孩子们识字。

    看到正秀这个秀才,他厚着脸皮走了过去,对他行了个读书人当中流行的作揖礼,端坐在他下方。

    “在下秦书言,参见张秀才。”

    “嗯嗯,你就是惠儿娘的堂哥吧。我听她说起过。”正秀正吃着糕点,见有人突然过来跟自己说话,赶紧喝了一口茶将满嘴的糕点吞了下去。

    “在下秦书言,正是书敏的堂哥。”书言赶忙应道。

    “你还是个童生?”正秀见他的打扮并非秀才才有的装扮,又听说他是个读书人,于是问道。

    “在下不才,这么多年只考了个童生,若是能得张秀才只点一二,在下不胜荣幸。”

    正秀十二岁时候就中了秀才,是整个临江县最年轻的秀才,才学自然没的说的。明年又是大考之年,这位张秀才说不定就能中举了呢!毕竟他还那么年轻,读书又有天赋。

    “你要是不嫌弃,我就把我当年的手札借给你吧。”正秀随意地说道,考秀才时候的手扎,丢出去也值不少银子吧,不过学识这东西是无价的,一旦跟黄白之物挂了钩,就玷污了学问应有的高度。

    就像他的老师说的,“读书人应当不藏污纳垢,心无旁骛,心静如水,一身清明。”

    好吧,这是外人对正秀的看法,正秀之所以那么爽快地说借书,一方面是看在书敏的面子上,另一方面看他一大把年纪了连个秀才都考不上,心里有些可怜他。

    书言闻言,内心激动不已,赶紧作揖答谢。有了张正秀的亲笔手扎,他有信心在来年常科中考取秀才。

    正秀见他作揖,只好作揖回礼。

    百里村早就备下了宴席,附近几个村跑来观礼的群众都被留下吃了午饭,虽说吃的是大锅饭,但是也有荤有素,油水充足,充分体现了百里村如今的生活已经今非昔比,比邻村的几个庄子都好好上不止一个档次。

    秦家是书敏的娘家,自然要区别对待的,他们和其他村的里正们一起,被请到了张家吃宴席去了。

    来传旨的公公姓刘,在皇宫也不过是个跑腿的存在,不过村民们朴实,哪里见过宣旨的公公,又是皇宫来的,自然不敢怠慢,将他奉为上宾,由张里正,正民,正秀陪同,在首席坐着。

    他此刻吃的满嘴流油,春风得意,看到村民们这么尊敬自己,大大的过了一把虚荣心。对这些朴实,老土,没见识的村民印象也好了起来。

    “咱家在皇宫,吃到的可都是山珍海味,尔等的饭菜虽然比不得皇宫,不过这农家滋味倒也新鲜,咱家非常满意,待咱家回到宫里,定会向宫里的贵人们美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