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杨戬有些奇怪,那人带的黄金面具上究竟涂得什么才会连昊天镜也看不清面容? “这事就交给你了去办了,另外,叛军之事要加紧围剿!”王母娘娘说道。 杨戬点头称是。临走时王母又叫住他,在他耳边说了一首诗。 想到诗,杨戬把目光移到案几上那张小宣纸上,只见上边用楷书工整地抄着一首小诗: 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杨戬知道,这首诗是凡间宋朝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励学篇》。宋朝自开国皇帝赵匡胤陈桥黄袍加身,结速了自唐末以来五代十国的战乱。因为赵匡胤是靠武力起家,所以他制定的国策就抑制武力重文,推行的是士大夫制度,普遍用文人。可当时的社会风气是不爱读书的人多,既然是要延续下来的国策,就得鼓励读书人。 是以宋真宗的这首小诗,传遍朝野内外。他鼓励读书人科举,参政治国。所以,宋真宗尤其是其子宋仁宗在位时,词坛、文坛群星灿烂,范仲淹、三苏、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诗中的“颜如玉”,形容世间女子的美好。取自《诗经.小雅.白驹》名句“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而据王母娘娘说这一句正是在戴黄金面具的男子提议下,宋真宗才修改全诗加进去的。 那么,这个戴面具的非凡间人类的男子是谁?什么东西涂抹在黄金上,会把人的脸变得面目模糊?只有上古的神物——要经过腐蚀后的月宫中盘古的睫毛才有这功效。而寸心经常带的就是涂抹了玉树粉末的面具,那个看不清人的面目,甚至连粉龙的本体都改变的玉树粉末,确切地说是经过了腐蚀的玉树。包括敖寸心的那柄玉寒剑,都被腐蚀了。而腐蚀的机缘就是全拜小怪龙所赐了。 只是,那个与王母历劫时发生的案件有关联的男子是不是敖寸心呢?是女扮男装?还是改变了性别?蜚说寸心没见过怪龙,但寸心长期接触受污染很严重的水,危害是什么?蜚没说,他也不知道!但愿玉树的功效能缓解一些症状。 如果那个人真是寸心,杨戬突然有些紧张,看看面前没事儿人得敖寸心,杨戬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寸心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已卷入了一场不知缘由的争斗,而且对方不惜动用了人间的念头。” 两人谁也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儿:“你······”两人同时开口,然后又是一阵沉默。 “身体怎样?”还是杨戬打破了沉默。 “还好!”敖寸心并没抬头。 “你从此茅山离开后去哪了?”不等寸心说话,杨戬接着道:“你是和蜚攻*下地都后随蜚来到次茅山的。蜚身上起火你被烧后化作白龙飞走了。当然,火烧的你已看不清白色了,是涂在龙身上的玉树粉没有了吧?“ 敖寸心抬头看看杨戬,又低下了头。 “你在三界到处游玩,走到断山时遇见了魅惑魔,应她之邀去了缥缈谷。对吧?杨戬把玩着手中的黄金面具。” “你怎么知道?”敖寸心睁大眼睛看着杨戬问道。 澄空碧海,潋滟旖旎,风光无限。天坠白衣郞,血衣猩红;龙啸出水,白纱轻扬。低眸羞凝,俏语娇颜,怎奈对上最悲人。心悸动,跟随无怨悔,上天入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