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官场变天-《权驭大明》


    第(3/3)页

      “经过这么多的事情皇上对东林的信任已经被消耗得七七八八,看来皇上要学先帝来平衡朝堂上的势力关系。”

      李宏宇无奈地望着怀里的秦月,现在大明可谓内忧外患,可朝堂上的派系争斗的战火要被崇祯皇帝引燃,这确实令他感到担忧,现在应该大家万众一心解决目前的麻烦才对。

      “皇上早就应该这样做了,现在朝堂上东林一家独大,把朝政搅得是乌烟瘴气。”

      秦月闻言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颇为不满地说道,“相公,你有所不知,去年浙江的茶税朝廷才收了几十两,简直就是可笑之至。”

      “几十两?”李宏宇闻言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浙江茶叶生意繁荣,往年可都有数万两的进项,可如今竟然只有几十两,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肯定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上下其手给贪墨了,长此以往可就不堪设想。”秦月闻言不由得忧心忡忡地说道。

      “希望皇上能力挽狂澜。”李宏宇闻言不由得幽幽说了一句,很显然东林党这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一个坑给埋了起来,进而丧失了崇祯皇帝的信任。

      不过,他确实看不惯东林党的一些行事,大明的境况之所以落到如今的地步,跟东林党密不可分,毕竟这几年是东林党的官员在朝堂上主政。

      如果不是因为减免和贪墨了江南的税收,那么朝廷何至于要提高全国的税赋来填补这个窟窿,连原本困苦西北也要算上,以至于百姓造反事件迭起,地方局势不稳。

      果然,没过几天,崇祯皇帝以皇太极率军进犯京师为由,下诏免除了内阁中韩爌、李标和钱龙锡三位东林党大学士的职务,让其为此事负责。

      与此同时,温体仁、周延儒、钱象坤以及成基命皆以东哥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入阁,取代了韩爌三人。

      此时,内阁中仅有钱谦益这个东林党的内阁首辅留任,新任的阁员中温体仁和钱象坤非东林党,周延儒虽然是东林党但跟钱谦益关系恶劣,只有跟钱谦益有师徒之情的成基命是钱谦益的帮手。

      说起来,周延儒与钱谦益的矛盾源于崇祯皇帝登基后选拔阁员,本来,那次周延儒和温体仁都有机会入阁,但被钱谦益暗中阻止,结果钱谦益入阁成为了首辅,两人之间由此结缘。

      如此一来的恶化,钱谦益在内阁中无疑处于了下风的位子,而得到崇祯皇帝支持的温体仁对内阁首辅之位虎视眈眈。

      不仅内阁,崇祯皇帝随后还对各大部院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自崇祯元年被贬的“阉党”官员不少都得以重用,使得朝堂上的派系势力逐渐处于了一种平衡状态。

      在李宏宇看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在担忧,失去了内廷这个屏障后,会使得崇祯皇帝在平衡派系争斗时被推到了最前面,造成君权与臣权的直接对垒,双方之间的关系肯定会逐渐恶化。

      而且,崇祯皇帝显得太过浮躁,忽然之间就给了东林党一记重拳,不仅使得东林党措手不及,也使得朝堂之上的局势因为这次仓促的人事变动而纷乱一阵子。

      如果换成天启皇帝的话,即便是想要对付东林党肯定也是循序渐进地来,要知道魏忠贤直到“东林七君子”事件后才真正地压住了东林党,期间有一个缓冲期,使得天启皇帝能从容应对人事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经历了京城这么多的事情,李宏宇已经无心在朝堂上的那些纷繁党争上,而且崇祯皇帝与天启皇帝不同,对外人有着一种天然的戒心,喜欢事事躬亲,这也使得李宏宇没有留在京城的必要。

      因此,崇祯四年八月底,趁着蜗居安南国东北的莫氏政权派使者进京,恳请崇祯皇帝帮其复国之际,李宏宇向崇祯皇帝请旨前去收复正统年间丢掉的安南国。

      由于安南国地处西南高山森林之地,故而李宏宇此次平叛决定走水路,以水师为征讨的主力,军费由海关司筹集。

      崇祯皇帝被李宏宇说动了,如果能把安南国给收复了,那么可是大功一件,足以告慰永乐皇帝的在天之灵。

      因此,崇祯皇帝很快就赞同了此事,下令李宏宇平定西南,节制西南诸省文武官员。

      得到崇祯皇帝的御准后,李宏宇九月上旬就离开了京城,走之前他神色复杂地环视了一眼高大巍峨、雄伟壮观的北京城,此次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但愿京城不会再发生什么惊天的大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