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经济之农业-《海上长城》


    第(1/3)页

    国事方面,更是需要李广坐镇大唐岛。

    李广和袁总理有约定,在同一时间内,两人至少应当有一个人在国内主政。

    这就是刚刚建国的无奈了,法律距离健全还有十万八千里,各种规章制度也极不完善。李广倒是推崇法制,但是目前情形下还只能是人治占据主导。既然是人治,当家人如果离开一两个月,海唐国目前的情况虽不至于乱套,但是耽误各项进程,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可能性非常的大,甚至是肯定会有。

    其实,这事儿,李广想的也太理想化了。即便法律规章都非常完善,国家随时也得有一个主政的人。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总书记和总理同时出国访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么,袁总理要做什么呢?出国访问,而且是风险非常大的出国访问。

    老先生一把年纪,但是为了国事,只能奔波劳碌,而且这次的任务,李广自忖以自己的能力,怕是不一定能做的比袁总理好些。

    要说总理出访外国的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字--钱。

    海唐国在过去的一年里,经济发展真的不能说很差。甚至可以做到在没有外来援助,不大规模作战的情况下自给自足,这是一个堪称奇迹的发展速度。

    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完全不够。海唐国在印度洋立国,未来的世界环境再好,在以白人为主导的世界里,如果自身实力不强的话,怕是不一定能保住这片基业。

    更何况,李广能任由白人继续主导世界吗?中华崛起虽不是李广一个人能做到的,但是出一份力,流一份汗。抑或是流血,李广都在所不惜。现在的李广已经不是当初的稀里糊涂的小青年了。经历了多年战火洗礼,李广已经有了为之而奋斗的目标。

    看看海唐国四三年的经济状况吧。看数字,真的很不错。尤其是最辉煌的一项成就。不仅仅令国内蒋委员长羡慕,整个东南亚,甚至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国家都要羡慕。

    在四三年,海唐国率先解决温饱,而且有大量的粮食可供出口创汇。战乱年代,世界各地,除了南北美州大部地区没有饥荒。亚洲欧洲非洲到处是饥荒遍地。海唐国能做到这一点,如何不叫人羡慕。

    海唐国的农业发展速度惊人,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方面是以袁总理为首的政府方面计划准备做的好。

    早在四一年,四二年。海唐国进口了大约价值两千万美金的农产品,而且是在价格相对较低的时期,进口粮食的平均价格大约在五十美金也就是两千唐元一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