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计相失态-《大宋好时光》


    第(2/3)页

    安静许久的皇家行宫顿时热闹起来,人数太多,玉津园的殿堂难以容纳,百官在阅兵用的大校场上集合。

    所幸天空云朵遮住了太阳,又有阵阵微风吹过,才让大汗淋淋的士大夫们好受一点。

    观稻!

    当真这么简单吗?一会该不会动手干农活吧?

    这天气,可真是要了亲命了。

    虽说读书人讲究耕读传家,很多官员本就是农家子弟出身,但久居庙堂,习惯富贵,谁还愿意,还吃得了天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呢?

    还好,官家是仁慈的。

    在内侍的引导下,百官来到了湖畔的农田边,官家赵祯已然站立许久。

    待百官匆匆见礼之后,赵祯笑道:“玉津园里庄稼涨势不错,请诸卿随朕来一起瞧瞧。”

    众臣目光落在附近的稻田里,但见绿油油一片,涨势喜人。

    可是,能说明什么呢?

    皇家御园就种了这么一丁点,有专人悉心照料,不缺肥料,不会缺水受旱,更不会闹蝗灾。

    百姓农田哪能有这般待遇?哪有什么可比性。

    有人暗自腹诽之时,那边赵祯笑道:“稻谷长得不错,瓜果也凑合,不过都寻常,没什么看头。

    倒是有几株庄稼种的早,恰逢收获,请诸卿来一起瞧瞧新鲜。”

    新鲜?

    有人觉得官家的这个用词很新鲜,虽说不喜面朝黄土背朝天,却也不至于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也有人心生预感,官家如此大费周章,岂会只是简单观摩收获?

    在众臣或不以为然,或谨慎好奇的围观中,禁军将士抬着几个破水缸、花盆、陶罐之类的容器过来。

    不过众人的目光首先被盆中的植物所吸引——没见过。

    无论生于江南,还是长于西北;无论是司农寺的官员,还是农家子弟出身的士大夫,都瞪大了眼睛,全不认识。

    “官家,此为何物?”

    “杨三郎,你来给众卿介绍一下吧!”

    赵祯没有回答,朝着旁边喊了一声,杨浩便从树后走了出来,第一遭在大宋文武百官面前隆重亮相。

    除了范仲淹等少数人,大部分官员并不认识杨浩,但多少都听说过。

    这个少年怎会在此?这些新奇的庄稼与他有关?

    对了!

    前些日子,捧日军突然进驻上土桥一户小院,莫非……

    当越来越多的线索汇聚之时,真相渐渐浮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