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荐推行卷-《大唐朝请郎》
第(3/3)页
经学博士双手接过书信,郑重的点了点头:“诺。职下铭记。”
张军热心办学,对经学博士来说就是知遇之恩,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和支持,自然会努力。
“功曹也要多加勤勉,本府之未来,便与你二人之身。”张军又勉励了司功一句,司功拱手称是。
功曹参军事就相当于省教育厅卫生厅民政部组织部宗教事务部的一把手,经学博士相当于省立大学校长,省教务工作委员会主任。
张军的意思,就是未来在于教育,在于培养孩子,两个人自然听得懂。
颜真卿颜老公和孔老公就是张军给自己的两个教育主管请过来的顾问,导师,靠山,希望他们能放开手脚大干快干。
现在做事靠人脉,大唐也是一样,而且更重要,哪怕是州府官员做事,有大佬支持和没有大佬支持也完全是两码事。
家有两老,那绝对是两宝,还是超级无敌大宝贝。
插一句。老这个字,在这个时候,是尊词,表示尊祟尊重尊敬,和春秋时期的子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而公,也是绝对的尊称,表示尊贵。就像宰相被称相公,亲王是王公,这是专属的称呼。
后来慢慢的,这些称呼就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被老百姓用来当做了敬称,像年青人被称秀才,管丈夫叫相公,都是一种期许。
老公这个称谓其实也是这么发展出来的,和相公的意思差不多,寄望家里的男人登科及第被人尊祟的意思。有方言的原因。
那个所谓老公是太监的称呼的说法不全面。有身份的太监被称为老公,但老公并不是专指太监。
所有的称谓,都是从高贵渐变成普通,最后只是一个称呼了,其实都是普通百姓的一种期望。
良人(秦),郎(汉),郎君(唐),官人(宋),相公(明),老公(清),都曾经是高官,身份尊贵之人的专有称呼,是递增式的,职务级别越来越高。
估计如果不是怕触犯了天子惹来杀头之祸,怕不是现在的老公已经叫成皇公帝公了,表达了广大妇女同胞对丈夫的深刻期望。
谁不想自家男人身居高位哗哗挣钱呢?
反而丈夫这个词儿啊,还真不是专指老公的,原来就是指男人,老公也行,儿子也这么叫,尤指有作为的男人。也是一种期许。
“韩氏此子,某有耳闻。”
张军想了想,还是给两位属下解释了一句:“文采缤纷绚烂,尤善雅古文,到是可以积些文章刊印成册,让生员学习一二。”
功曹和经学博士自然没有不允,应了下来,告辞,退了出去。到了门口博士又给张军施礼,表达心中的感激。
他就是个府内经学(文学)博士,正八品外官,实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官,还没什么权力。
张军做为镇压中外的超品大员,皇帝和首宰都要给面子的大人物,能对他寄予重望,言行上更是平等尊重,让他心里火热火热的。
尤其是这事儿,他实在也是抖着胆子找过来的,一个人不敢才拉上了司功曹参,结果张军是相当给他面子。
别看韩弇也只是个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人家是中官,放出来起码是个少尹,刺史,大家就不在一个平面上的。
这脸面就大了。
乐津津的就跑回去给韩弇回信,以后在韩弇眼中,他就也是个人物了。张军把书信未封交给他处理也是这个意思,帮他挣脸。
大唐偏武,武将的官阶相对都比较高,纯粹的文官就比较悲催,升官也很不容易。
“耶耶,清禅也会写字。”看看人走了,张军也没忙,小清禅眨着乌亮的大眼睛来了精神,扳着张军的脸夸赞自己。
“是么?”张军笑着拿过麻纸来,把毛笔掭了墨交到小清禅手里:“来,那便写给耶耶来看。”
尽管张军现在家中富贵,威势无两,但像小清禅这会儿也是接触不到纸笔的,平时也就是在地上划,或者用硬笔。
这就像我们小时候都曾经万般的羡慕用钢笔写字一样,盼着赶紧三年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