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内侍大监-《大唐朝请郎》


    第(2/3)页

    “恕难奉告,还请郎中稍候便是,莫要为难某等。”

    守卫语气很谦和,但态度很强硬,你就老老实实在屋里等着,别整事情。

    “未知这是哪一坊?”宗正左丞凑过来问了一声。

    宗正寺和殿中省的地位比较特殊,和普通官员打交道的时候不多,但地位相当高,轻易没有人想得罪他们。

    “某乃宗正左丞。”

    寺丞,就是宗正寺实际上的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工作的人,权力也是不小的。主要就是他们成天和皇亲国戚打交道,人脉相当厚重。

    这么说吧,活着的宗室,每一个寺丞都认识,都打过交道,关系薄厚不说,能递上去话。

    那守卫还是一副淡然的样子,看了左丞一眼:“见过左丞。本府在光化坊。”这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也用不着隐瞒什么。

    屋子里的几个人都迅速在脑中回忆起来。兴化坊虽是下坊,但里面也是住着宰相亲王的,还有国公,有刑部兵部的重要官员。

    几个人一边想着各种可能,一边都看向吏部左司郎中。他掌禄赐,对京中的官员府邸这一块要更熟悉一些。

    官员的住宅有四种,一种是宿舍,一种是租房子,再就是自己掏腰包买办,还有就是御赐了,不管哪种都要在吏部做备案登记,以方便文书传递。

    果然,左司郎中微一思考,面色就变了几变,眼神复杂起来。

    看了看几位官员,目光在李锜脸上停留了一瞬,转身回了屋里,径直寻了个椅子坐了下来。

    “郎中可是想通了?”左丞跟了过来,低声发问。

    左司郎中表情复杂的看了左丞一眼,点了点头算是回复,但一句话也不想说。

    他脑子里有点乱,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慢慢梳理。一瞬间他就知道原由了。

    主要是分析在整个事情中,自己占了多大的份量,拿了多少好处,以及相应的律法……根本就一点侥幸的心思都没有。

    李锜这次算是贿官,前后可是没少花钱。别的事情左司郎中也不知道。

    宗正左丞,殿中右丞和侍御使三人互相看了看,都是一脸不解,就去看李锜。李锜也是一脸茫然,根本没想明白。

    这怎么了这是?

    门一开,守卫走了进来:“诸位郎君,身上可负有刀具,还请拿出,以免误会。”

    这会儿的人身上带把刀是社会性行为,基本上成年男子都有这种习惯,官员也一样。不包括佩剑。

    佩剑在大唐不算攻击性武器,只是仪器,算是装饰物。

    几个人各自从腰中,靴中抽出随身刀具,守卫过来收了去,施了一礼:“谢过诸位郎君成全,待稍后事毕,某亲手归还。”

    其实到不是几个人愿意配合,只是若是不交,想来一定会遭搜身,那就是污辱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只有吏部司左司郎中同志交的是最心甘情愿的,他现在一心只想求保自己平安,哪怕贬斥外放也行,所以不敢有所触怒。

    要说吏部的郎中,平时收些奉敬,吃些宴请舞乐,这真的不算什么大事,常而有之。关键是要看这事儿涉及到什么人,涉及到哪个层次的问题。

    事情啊,往往是谁干,谁心里就最清楚。

    守卫出去,几个人的内心都有点复杂,也是隐隐的有所感觉。但没用他们细想,就听外面有了响动。

    “郎君。”

    “嗯,见过王大监。”

    “见过王大监。”

    人随声至,门一开,张军和内侍王大监并肩走了进来,几个近卫和内官(宦官)跟在后面。

    李锜面色大变,眼珠子都要弩出来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在长安见到张军,还是以这种形式相见,瞬间额上就见了汗迹。

    “职下参军锜,见过牧守。锜见过大监。”

    左司郎中挤出笑脸:“吏部司左司郎中浧,见过太保,见过大监。”

    其他三位赶紧跟着见礼问候,都有点不明所以,那侍御使到是认得张军,眼中有羡色闪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