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长街堵车-《大唐朝请郎》
第(3/3)页
主要是马车太颠,这会儿都是土路,车轮又是硬的。
虽然轿车有软垫,但也可以想像那个滋味,肯定不咋的,要不然玄宗也不会弃车骑马。
轿子在大唐不盛行,只在南方山区局部使用,要到南宋,因为交通问题,轿子才慢慢普及起来。
到明代中叶,乘轿替代了骑马。
主要是那时候整个民族风气已经大变,上位者基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了。
张军本就高大,站在车辕上得有小三米了,但路上的车马太多,远远的还是看不清情况,张军从车上跳下来向前面走了过去。
堵点距离张军的马车有个几十米的样子,中间只隔着几辆车,大部分都是骑马骑驴的,反正时间也来得及,都在那看热闹。
这些都是官,老百姓只能顺着长街的边上行走,远远的看热闹,不敢围观。
下级官员骑驴的比较多,主要是政府会按照级别给发公务驴,这东西便宜,还比马好养,最低等的八九品官员给两头,伤病死了可以补领。
但这东西需要地方养着,得有人伺候,很多下级官员就会把发的驴寄养在租驴公司,或者卖了,用的时候再去租。
张军的级别有五十来头,而且每年补递十六头,用来府中驮物,侍女骑乘,拉车什么的。
看热闹这东西不分时代,也不分级别,更不分男女,大家都有一颗强大的八卦之心,尤其是这种官员之间的冲突。这上班又有事情可说了。
往前走的近了,喝骂之声就清晰起来,两辆车的随从在那里骂成了一团。
等走到近前,正像执刀说的,是那两匹车的随从正在欺负人,连斥骂带推搡的,而两辆车的主人都在车里没露面。
张军估计,那两匹车的官员是故意不露面,任着随从发飙,借此来展示威风。
而那三匹车的主人则是这会儿没办法露面,这羞辱就太明显了,显然是故意的折杀他的面子,露了面如果对方不理会那就更丢脸。
他在催促随从走人,但是随从被对面缠住了,想走也走不了,就这么堵在这任人围观着。
这种事情就有点太恶心了,这得有多大的仇怨?
这上官就这么被下级官员在大街上折了面子,一上午就会传遍各省寺部司了,到时候威信全失,下属都得躲着他走怕跟着丢脸。
弄不好以后这工作都不好做了,这是一定的。没有人愿意跟着一个硬不起来的上官。
张军往边上看了看,都是中下层官员,正是小道消息八卦节目的最佳传播者。
到也是,长安城东贵西富,大唐的高级官员大都住在丹凤门大街,兴庆宫周围那一带,住在中部和靠西这边的本就不多。
张军发现金吾卫的人也混杂在看热闹的官员里面,并没有上前阻止。
看样子,金吾卫这边,应该是和这五品官员挺熟悉,或者,是惧怕不敢得罪?
“驱散,责令通行。”张军看着两边官员越聚越多,直接让卫阿荣去制止纠纷:“问清两官官署。唤徼巡来。”
卫阿荣打发个近卫去人堆里叫金吾卫六街徼巡,自己向那两辆马车中间走过去,三匹车的随从正被两匹车的人围在那里。
金吾卫的人很快跟着近卫来到张军近前,一边打量张军一边拱手施行:“右金吾卫右街使麾下右街典巡警王阿二有礼。”
张军看了看这位叫王阿二的街典,指了指前边纷闹的马车:“为何不以制止?”
王街典往那边看了看,脸上有点纠结,又看了看张军:“郎君,并非阿二不管,是管不得,阿二已着人去请判官来此。”
右街典的上司是右判官,官职虽然不大,但直接代表右街使中郎将行事,是半个长安的治安巡警长官,还是相当有牌面的。
相当于长安西半城区公安分局的副局长。
“可是识得?”张军指了指那驾两匹车:“何人所有?”
王街典看着张军卡巴卡巴眼睛,没猜出来张军的身份。看气度肯定是大官,可是面生的紧,又是一身素麻常袍,这去哪猜?
就这会儿,围观的人群发出一片哦声,却是那边动了手。
那两匹车的随从和上前调解的卫阿荣纠缠起来,确切的说,是这些随从冲卫阿荣动了手,还亮出了棍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