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根据地-《诸天从情满四合院开始》
第(3/3)页
韩春明之所以选择第二个目标就是殷族部落,目的很简单,打蛇打七寸。
殷族部落就是这方圆百里的七寸,只要率先征服殷族部落,那接下来剩下几个部落,就一切好办了。
殷族部落有自己的兵器锻造基地,虽然只有最原始的青铜器,但是也是韩春明目前最需要的资源之一。
而且韩春明还需要他们的人口,人口便是韩春明现在最需要的资源。
殷族部落还控制了一块上千亩的土地,上面种植了小麦,大豆等农作物,那也是韩春明想要的。
所以说,殷族部落,必抢不可!
虽然不管是自己,还是殷族部落,都是夹在大秦和匈奴之间,但是这片土地广阔无边,人烟稀小。
这些部落在此地生存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不管是匈奴,还是大秦,对这些部落都看不上,只有韩春明这种土老帽,才没办法,把主意打到这些小部落身上。
殷族部落的基地是建在两座隔壁山下,前后都建立了简单的城墙,日夜有人看守,不过这些防御在韩春明看来,根本谈不上防御。
这天,韩春明带着两百骑兵,两百步兵,一起四百余人,兵临对方围墙城下。
随着对方号角声吹起,殷族部落开始集结自己的军队,围墙上,已经看到大批穿着简单麻布衣服的殷族人。
韩春明这方人马丝毫不惧,他摆了摆手,身后的骑兵和步兵整齐划一的排好兵阵。
两百步兵组成口子型,他们身材高大,举起长宽一米五的木质大盾牌,把这四百人的队伍,遮挡得严严实实。
两百骑兵,人人配了弓箭,红狼部落原先就擅长使用一种短箭,射程一百米左右,杀伤力很一般。
韩春明未来会改造一种类似秦兵的弩箭,给这些骑兵配置,现在的骑兵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门,刀,剑,短矛都有。
现在他装备不足,只能用这种方式武装自己的部队,黑熊族人每人都是大力士,让他们举起几十斤的大盾牌,轻轻松松。
黑熊族人现在使用的是秦兵那边的长戈和长矛,还有些使用大木棍,也是乱七八糟,条件有限,只能如此。
等打下殷族部落,韩春明会打造一批用铁皮包的大盾牌,里面还垫制一层牛皮,这样完全可以防御秦兵的弩箭。
不远处的殷族部落族人已经集结好军队,一支千余人的骑兵开始绕着城墙骑行,那千余人的骑兵,是他们最大的底牌。
这个时代的战争很简单,以武力征服一个部落,甚至一个国家,是很正常的事情,双方集结兵力,开始一场生死战斗,生着胜,输者跪!
韩春明并没有靠个人武力去征服殷族人,他要锻炼自己的部队,只有经历过生死战斗的军队,才是真正精锐部队。
对面显然没把这支主动挑衅的人马放在眼里,随着发起进攻的号角声吹起,对面上千骑着马的殷族人挥动自己手上的武器,朝韩春明这边杀来。
韩春明这边依旧,跟着他马屁股后面,缓缓朝前行走,对面从数百米开始冲锋,显然想一鼓作气冲散韩春明这支队伍。
韩春明面沉如水,他双眸处的寒芒浮现,看着越来越近的人马,丝毫不慌,待还有两百米的距离,他停住脚步,举起自己的长剑,指上天空。
他身后两百骑兵,齐齐举起自己的短弓,等待韩春明的命令。
一百五十米,一百三十米,一百二十米……射!
“射!”
两百支短箭如同蜂巢中出击的黄蜂似的,化为漫天黑影,朝前方射去。
举起长剑,大声狂吼。
“收弓,出击!”
“杀!杀!”
他的话音刚落,口字型的盾牌阵开始放开一个口子,两百骑兵跟随韩春明的喊声冲出,杀上迎面而来的殷族人。
而他身后的两百步兵,一百人举着盾牌,一百人手持长矛和长戈,层层叠叠,组成蜈蚣阵。
两方人马瞬间冲撞在一起,韩春明冲在最前面,迎面而来黑压压的数人,他大力一挥,第一排五人被他一剑斩为两半,血雾播撒,周围的马儿受惊,纷纷朝两旁避去。
不管是马儿还是人,韩春明统统一力降十会,在决定的实力面前,没人是他的一挡之力,他身后的骑兵随着他的脚步,如同一支利箭,朝前方穿插而过。
跟在最后的两百骑兵,只需要把那些惊慌失措避开的骑兵一个个跳下马,这些人手上的长戈和长矛,如同蜈蚣的触角,朝四周的骑兵身上捅和割拉。
别看韩春明这方只有两百骑兵,但是在他的带领下,只需一个来回,便已经杀穿,一个来回,便已经斩下上百人于马下,他身后的两百骑兵,却只伤亡二十余人,还剩下一百八十余人。
韩春明调转马头,举起长剑,一百八十余人的队伍再一次集结在他身后,他大喝一声,杀!
马儿嘶鸣,周围马蹄声四起,黄沙飞扬,韩春明如同一个收割机似的,再一次冲杀回去。
只需一个来回,剩下数百骑兵,已经全部惊慌失措,这次杀得更容易,对方便气势全无,数百骑兵仿佛朝两旁逃散。
那些想去砍杀步兵的骑兵死得更惨,他们连防御都没靠近,便被长矛捅了一个对穿。
韩春明发出狂笑,一剑把挡在前方的一人横腰斩断,挡路的马儿也被他顺手劈开,路过之处,无人再敢迎战。
韩春明满身血污,冲到对方城墙下,看着只有五米高的城墙,韩春明举起带血的长剑,朝着城墙上面的殷族人喝道。
“挡我者死,我乃龙族部落族长,限你们一息之内,马上打开城门,不然必定全城人屠尽!”
城墙上面的殷族人瑟瑟发抖,看着城墙下方如同地狱走出来的杀神,所有人心中发颤,齐齐看上身后一个中年人身上,等待他的最后决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