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大获丰收的秋天-《三国之我是刘皇叔》
第(2/3)页
而且每次早上或者傍晚时分,他一到田间劳作,就有大批百姓向他学习和请教。
刘俨提出的煮熟肥之法,起初就有很多百姓抗拒。
但当有人尝试,并用到田亩之中,立马便带动了耕地的百姓。
煮熟费,就是用人工之法,加快(粉fen)便腐烂的过程,提高肥料的养分。
比如在其中加入草木泥土灰尘,以及一定量的石灰粉,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还有杀虫效果。
其次是翻新土地之前,放干田中积水,铺上一层草木,进行燃烧。
这样既可以增加土地肥料,也可以烧死田间的病虫虫卵,还有一些杂草的种子。
刘俨亲自种植的一亩官田,虽然是上田,但早晚两季稻,收成六石稻谷,这个事实,很快便传到了鄂城。
以及夏口周边的下羡、嘉鱼等县城。
入冬之后,苏飞都亲自来了一趟夏口,带着鄂城县丞和主薄,说是来学习耕种之法。
亩产六石稻谷,这个成果要是能够推而广之,这绝对促进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历史上明清两朝,人口突然暴增,就是因为长江流域,水稻收成提高,从而减少了饥荒,这才让华夏人口迎来了暴涨。
这才有了后来的江南富甲天下,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秋收结束,刘俨在县衙听取了秋收成果。
“启禀大人,今年我县粮食丰收,百姓家家有余粮,百姓们都在询问收粮价格。”
“敢问大人,按多少价格收购为宜呢?”
往年百姓都只能勉强度日,可没有余粮出售。
所以官方的价格都是三百五十钱一石,用来收购豪族手中的余粮。
刘俨听完县丞李季之言,遂看向门下掾吏张同。
“张掾吏,今年荆州粮价如何?”
张同负责对外销售精盐,手握荆州八郡销售路线,还有与庐江、豫章、许昌方向,他现在也开拓出了一定的销售路线。
因为夏口出产的精盐,在上层世家贵族眼中,那可是奢侈用品。
现在夏口出去的雪花精盐,因为产量有限,价格已经炒到三百钱一斤。
而普通的粗盐,则仅仅只有六十钱一斤。
“回禀明公,今年江陵、襄阳风调雨顺,粮价趋于稳定,市场上价格维持在四百钱以内一石。”
张同拱手一拜,恭敬的说道:“今年荆南四郡,频发暴雨,很多地方颗粒无收。”
“市场上的粮价已经涨到六百钱一石,预计到年底应该会涨到七百钱一石。”
“你可有把握?”刘俨立即嗅到里面的商机,沉声询问道。
“八九不离十。”张同点头之余,迟疑道:“不过,荆州的粮食向来控制在荆襄大族,蒯家和庞家手中。”
“我们要想要分一杯羹,只怕会得罪两家。”
“你的担忧不无道理。”刘俨对于张同的谨慎,表示赞同。
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怂了,当下他不动声色看着张同,淡淡的道。
第(2/3)页